蕉嶺縣 打造“兩區兩業”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地

蕉嶺以“精致、綠色、和諧”的理念推進城市建設,城鎮化率不斷提升。

溫向芳(左一)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蕉嶺一河兩岸美麗如畫,是該縣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蕉嶺北部區新型建材產業園,塔牌600萬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已正式動工;憑借廣東省首個世界長壽鄉金字招牌,蕉嶺先行規劃百億長壽產業,如今中南部的長壽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相繼破土建設,拉動近百億元的投資;同時,蕉嶺還是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縣、全國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示范縣、全省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在2014振興發展考核中位列全市第一……“先”,成了蕉嶺近年來發展成果的高度概括。
近年來,蕉嶺縣緊抓國家促進原中央蘇區和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兩大政策”,扭緊“三大抓手”,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堅守生態底線,發展生態文明,實施北部發展百億新型建材產業、中南部發展百億長壽產業的“兩區兩業”規劃,建設梅州綠色發展先行地。
【走馬現場】
水泥生產企業變城市凈化系統
走進文福鎮塔牌集團新型建材產業園施工現場,車輛來回穿梭、塔吊林立,處處是熱火朝天的氣息。這里是總投資40億元的600萬噸國內外最先進工藝技術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建設現場,也是全球水泥單產能最大的水泥生產線。在蕉嶺縣打造的百億新型建材產業中,塔牌集團新型建材產業園是其中一個核心。塔牌集團總經理何坤皇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只需要400名工人就能產出800萬噸水泥,人均產能從1至1.5萬噸提升至2萬噸,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此外,該生產線的環保投資達2.7億元,并配套建設了2×20MW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實現年發電2.6億度,滿足生產過程中60%的用電。“我們還建設了一個城鄉垃圾處置系統,每天可以消化500噸生活垃圾,縣城產生的垃圾都可以在這里處置,所以我們企業不僅是水泥系統,也是城市凈化系統。” 何坤皇說。
經測算,至2018年全縣可實現水泥總產量2500萬噸、產值88億元,其他新型建材產值達16億元,總產值超百億元。
“互聯網+”助力百億長壽產業
投資5億元的蕉嶺奧園跨境電商產業園已進入后期完善階段,產業園內有跨境電商配套產業區、蕉嶺長壽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出口外貿區、餐飲風情街、購物街等片區。在跨境電商展示交易中心內,大批顧客在挑選進口商品以及葛根、紅菇等蕉嶺長壽特產。廣東奧園跨境電商集團副總裁林長虹表示,奧園旗下電商平臺已完成內測,微商城等配套功能正逐步完善,明年年初正式上線,屆時蕉嶺的特色長壽食品、健康用品將正式走出國門。
近年來,蕉嶺縣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培育發展有蕉嶺長壽特色的電商,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同時引進融資平臺和投資公司,探索解決長壽產業中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今年7月,蕉嶺本土實業家、金融高管及外出鄉賢共同發起成立了梅州蕉嶺長壽投資股份公司,力求用杠桿方式,在3年時間內撬動35億元資金投資蕉嶺長壽產業。至今已完成線上融資和現場對接融資項目近100宗,融資金額近2000萬元。此外,該縣開啟了“政府+媒體+企業+合作社”縣域電商新模式,蕉嶺館正式登陸京東中國特產板塊,其線下電商服務中心還肩負起蕉嶺農村電商頂層設計、人才培訓等任務,為電商人才深耕長壽產業夯實基礎。
百億新城建設項目推動城鎮化
“蕉嶺前年及去年城鎮化率百分比增幅全市第一,目前城鎮化率僅次于梅江區。”該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數據大幅提升的背后,是縣城建設步伐的穩步加快。
記者在蕉城高處看到,蕉嶺碧桂園一二期、長壽體育公園、福星長壽新城等項目已初步描摹出桂嶺新區山水綠城模樣,精致且和諧。據了解,該縣以石窟河為軸線、規劃10平方公里桂嶺新區,其中起步區3平方公里,并引進了碧桂園、奧園等企業。目前,桂嶺新區共有34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04.34億元,涉及商業地產、文化體育設施、公共交通、健康養生產業項目等多個領域。其中,13項已完成建設,9項在建,另有15項準備動工。
大項目紛紛啟動,使城市建設步入快速發展期。“對蕉嶺來說,城市擴容提質就是打好健康長壽牌,謀劃好縣城的建設。”縣委書記溫向芳介紹。蕉嶺實現了一批居民從農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轉移,更吸引一批外地人在蕉城購房,城鎮化率由47.8%增至50.3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55%。預計到2020年縣城建成區面積由8平方公里擴大到12平方公里,縣城常住人口增至12萬人,城鎮化率將提高至65%。
【招商故事】
“回娘家”帶回一個企業總部
在洋臣家具集團寶臣家具生產中心,工人們將進口的原木切割、加工,最后做成家具,認真細致完成好手中一道道工序。占地百畝的洋臣廠是蕉嶺鄉賢回歸招商項目,今年初首期投資5億元的國際一流生產線投產,主要生產出口的高端自主品牌“A家”家具。
洋臣家具集團董事長吳衛臣是浙江人,后成為了蕉嶺“女婿”。最初,他在蕉嶺經營一間木制品小作坊,后在東莞成立總部,并在東莞大嶺工業區建立東莞洋臣家具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在“娘家人”誠意招攬下,集設計、生產和營銷于一體的洋臣家具集團不僅將部分生產產能搬回蕉嶺,在蕉嶺設立家具直營中心,還計劃明年將集團總部帶回“娘家”,建設展示、交易中心,打造粵東知名家具制造基地。
出“娘家”發跡又“回娘家”的洋臣,帶回的不僅僅是一個總部,更重要的是將為蕉嶺創造預計10億元以上的產值和上億元的稅收,還將帶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總部遷到蕉嶺,推動蕉嶺經濟社會發展。
【高端訪談】
謀劃大項目 做大經濟總量蛋糕
——蕉嶺縣委書記溫向芳訪談
記者(以下簡稱“記”):蕉嶺在2014年振興發展評估考核居各縣(市、區)第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均實現躍升,南北片區優勢產業明顯。下一步蕉嶺將如何做強產業,做大經濟蛋糕?
溫向芳(以下簡稱“溫”):10月胡春華書記來梅調研,對蕉嶺工作充分肯定,增強了蕉嶺加快振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增強了緊迫感和使命感。我們在深入貫徹省委胡春華書記和市委黃強書記的調研講話精神中,咬定目標、不換頻道,圍繞 “一個目標、三大抓手、兩條底線”要求,全力加快趕超發展,努力建設梅州綠色發展先行地。
2012年,蕉嶺淘汰了450萬噸立窯水泥,僅保留400萬噸旋窯水泥,支柱產業的發展困難之大可想而知。為此,我們發揮廣東省唯一的“世界長壽鄉”的品牌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提出了打造“兩區兩業”的發展思路,全力培育打造百億新型建材產業和百億長壽產業,經濟發展走過“堵缺口、穩增長、加快發展、趕超發展”的歷程,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較快增速。蕉嶺是建材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的縣,世界單產能最大的塔牌600萬噸水泥生產線,以及廣福建材碳酸鈣粉體生產線等7宗總投資為58億元的新型建材產業項目扎實推進,均可在兩年內投產,這些項目將成為做大蕉嶺經濟蛋糕的重要引擎和主力軍。
記:蕉嶺擁有豐富的名人資源、優質的生態旅游資源和得天獨厚的長壽品牌。請談談蕉嶺在梅江韓江文化生態健康旅游特色產業帶中的定位及發展方向。
溫:蕉嶺突出世界長壽鄉品牌和新農村建設優勢,主動融入其中,大力培育百億長壽產業。旅游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要把自身變成大景區、大公園,處處是景點,讓各地游客來此領略長壽文化;加強與奧園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大力發展長壽食品、健康飲品、休閑養生等產業。將產業、生態、文化相結合,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休閑旅游。去年以來,全縣共投入1.6億元,以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為核心,構建“七星伴月”新農村建設格局,輻射帶動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其中長潭鎮白馬村探索公司化形式運作新農村建設,游客絡繹不絕,促進了農民增收。相信蕉嶺圍繞“一區兩帶”的發展戰略會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記:蕉嶺列入“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基層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蕉嶺在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中釋放了哪些紅利?
溫:蕉嶺是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縣,全省第一個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和頒證的縣。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促進土地流轉,一大批企業在農村發展家庭農場和特色產業,農綜改革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此外,蕉嶺在基層管理的體制機制上做了大量探索。在鎮一級,著力進行機構瘦身,把“六辦八中心”整合為“一辦一中心”,并設立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解決了老百姓辦事多頭跑路、多頭找人的問題。在村一級,從今年起,給予每村每年5萬元的辦公經費,在各村設立統一的公共服務站,實現了村級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激活農村發展活力。在村民小組一級,積極引導成立黨小組和村民理事會,通過“民事民治、民事民辦、民事民議”,實現基層民主自治重心下移。
記:蕉嶺城鄉發展成效顯著,城鎮化率不斷提升,內外交通日益完善。在交通基礎設施及城鄉一體化方面蕉嶺有何謀劃?
溫:蕉嶺全縣通車總里程1300多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達139公里,處在全省山區縣前列。近年來,蕉嶺扭緊“三大抓手”,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積極構建“三縱三橫”內暢外聯的綜合快速交通體系,推動開放發展。目前蕉嶺順利完成了“一橋五路”的建設,當前正在謀劃和推進“四橋五路”建設。
城鄉一體化方面,通過城市擴容提質和美麗鄉村建設,蕉嶺城鄉差別大幅縮小,有些新農村建設甚至達到了老百姓就地城鎮化的效果。我們把城區擴容與提質相結合、新城建設和老城改造相結合,抓好城市建設,如今老城風韻猶存,新城靚麗而充滿活力。